分享到:
当前位置:"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知行合一

最美“逆行人”——四川能投“光明使者”在抗震救灾中诠释初心和使命(四)使命面前:不忘初心

作者: 四川能投   发布时间: 2019-07-20 23:17:18   点击次数:

我不是病人,我就是一名电力人

\

图为喻学林在灾区查询聚居点用电情况

珙县电力珙泉供电所珙北组组长喻学林患有鼻咽癌。长宁地震发生时,他正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院区接受治疗。

当他感觉到此次地震的强烈震感时,当即拔掉输液针,跟值班医生说:“珙县地震,电力肯定受了影响,我现在就要回去。”说完不等医生阻止,他立马收拾行李,中断了持续数天的治疗,未办理出院手续就连夜赶回珙泉供电所。

喻学林和同事一起排危抢险,到灾区宣传灾后用电安全,渴了喝口水,累了就地打个盹儿。连续9天,不分昼夜连轴运转,带病坚守岗位,正常人都受不了,更何况一个病人。在高强度的抢险压力和高负荷的体力透支下,喻学林晕倒在抢险一线。

“灾难之时,也是缺人之时。我不是病人,我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电力人。”作为一名基层站所的工作人员,喻学林不顾自身安危,带病奋战在抗震抢险一线,彰显了能投电力人的责任与担当。

爸爸,相信你在天上也会支持儿子的决定

\

图为梁和利进行抢修结束前的检查

“6.17”地震发生后,珙县珙泉镇杨柳村、鱼池村受灾严重,村社房屋大面积倒塌,85%以上房屋无法居住。特别是杨柳村地处偏远、地势陡峭,给抢修和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川能珙县电力公司劳务外包员工梁和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地震后,他连续21个小时没合眼,不怕苦不怕累,一直坚持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

直到抢险结束,队友们才知道梁和利的父亲在6月18日凌晨因病去世。那个时候,梁和利已经知道父亲去世的消息,但他当时正在登杆作业,只能强忍着内心巨大的悲痛,靠着毅力和信念完成了抗震抢险任务。

父亲没有等到儿子,梁和利也来不及见父亲最后一面。采访中,当问到他后不后悔当时的选择时,眼前这位有些憨厚、朴实的近50岁的中年男人告诉我:“当我想到如果是自己的家人在受灾的村里住,他们看不到光明该有多害怕,我就知道自己做的是对的事。相信父亲在天上也会支持我的选择。”

灾区没有电,这才是最让我担心的

\

图为吴开军在抢险保电一线

6月19日,川能高县电力接到增援珙县的任务后,沙河供电所抢险队队员吴开军正准备“搬家”——此次地震导致他和家人住的宿舍被震裂成危房,他打算收拾物品,将父亲和儿子安顿到乡下。当被告知需要立即出发参与珙县抢险时,吴开军二话没说将物品打包存放到供电所值班室,直奔公司投入到抢险救灾行动中。

跟随小分队到达珙县巡场镇最大的集中安置点金河社区,勘察现场、转运材料、放线、布线、接线......当帐篷外一盏盏灯点亮之时,累得筋疲力尽的吴开军才想起,走得太急,年过七旬的老父亲和5岁的儿子无人照顾......为了尽快让受灾群众用上电,第一个闪现在吴开军脑子里的念头就是尽快奔赴灾区。此刻,他完全忘记自己也是受灾人员,自家住的房子也在地震中损毁。

抢险队队长让他提前回家把家里安顿好,他却说:“都跟家里说好了,抢完险再回去。灾区没有电,这才是最让我担心的。”

在此次抗震救灾中,随处可见印有“四川能投”字样的电力抢险救援队、党员突击队争分夺秒,默默无闻奋战在前线,坚守在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他们的初心和使命,为灾区提供了坚实的电力保障,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用热血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他们应该被记得,他们应该被歌颂。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四川能投电力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