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试题
1、新修订的《环保法》共 B 章 条。
A、六 68 B、七 70 C、八 69
2、新修订的《环保法》自 C 起施行。
A、2014年6月1日 B、2014年12月31日 C、2015年1月1日
3、环境保护是国家的 A 。
A、基本国策 B、政策 C、法规
4、新修订的《环保法》规定每年的 C 为环境日。
A、4月22日 B、5月31日 C、6月5日
5、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九条规定,编制有关开发利用规划,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项目,应当依法进行 A 。
A、环境影响评价 B、环境监察 C、环境监测
6、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九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法排放污染物,受到罚款处罚,被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处罚数额按 A 连续处罚。
A、日 B、月 C、周
7、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 A 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低碳、节俭 B、自给自足C、奢华、浪费
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 C 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A、经济发展 B、节约资源 C、环境保护
10、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三条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 C 。
A、环境保护税 B、经费 C、排污费
11、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 C 和有关部门备案。
A、国务院 B、地方政府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1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九条规定, A 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农村生活废弃物的处置工作。
A、县级 B、市级 C、省级
13、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A 应当在编制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建设单位 B、审批单位 C、监督单位
14、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C 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A、一 B、二 C、三
15、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者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由 C 编制。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企业环境保护部门 C、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
17、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 B 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等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A、当地 B、军队 C、县级以上
18、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 C ,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
A、当地环境许可 B、对环境的污染 C、对环境的影响
19、新修订的《环保法》十第五条规定,国务院 A 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技术监督部门 C、质量监督部门
21、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七条规定, 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 B 。
A、标准 B、制度 C、规范
2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七条规定,有关行业、专业等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应当符合 A 和监测规范的要求。
A、法律法规规定 B、当地实际 C、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23、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十七条规定,监测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 C 的负责。
A、科学性和准确性 B、严谨性和准确性 C、真实性和准确性
25、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条规定, A 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
A、国家 B、省级以上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26、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三条规定,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为改善环境,依照有关规定 B 的,人民政府应当予以支持。
A、停产、淘汰、关闭 B、转产、搬迁、关闭 C、搬迁、停产、关闭
27、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四条规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委托的环境监察机构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有权对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 A 。
A、现场检查 B、督导检查 C、监督检查
28、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五条规定, 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 C 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A、没收、查封 B、扣押、没收 C、查封、扣押
29、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六条规定, 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 A 制度。
A、考核评价 B、责任追究 C、奖励
30、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 B 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
A、政府工作会议 B、人民代表大会 C、政协会议
3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未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区域、流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 A 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A、限期达标 B、限期改正 C、限期治理
33、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二十九条规定, 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 B 。
A、实施生态保护 B、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C、划分保护区域
34、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三十条规定,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 C 开发,
A、适度 B、减少 C、合理
35、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生态保护 C 制度。
A、奖励 B、处罚 C、补偿
37、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三十三条规定, A 应当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促进农业环境保护新技术的使用。
A、各级人民政府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38、 B 应当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保护植被、水域和自然景观,加强城市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与管理。
A、城市建设 B城乡建设 C、项目建设
39、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 A
A、拆除或者闲置 B停用或者损坏 C、变更或者闲置
40、重点排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 A 安装使用监测设备,保证监测设备正常运行,保存原始监测记录。
A、监测规范 B使用规范 C、监测标准
42、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 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B
A、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主管部门
43、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五条规定,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 A 的要求排放污染物。
A、排污许可证 B总量控制指标 C、环境管理
44、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的 C 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风险控制、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等工作。
A、《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45、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 A 应当立即组织评估事件造成的环境影响和损失,并及时将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布。
A、有关人民政府 B、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上一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46、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条规定, C 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支持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处理、畜禽养殖和屠宰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和农村工矿污染治理等环境保护工作。
A、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B、省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各级人民政府
47、新修订的《环保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 A 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
A、建设单位 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C、各级人民政府
48、新修订的《环保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被责令停止排污,拒不执行的,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将案件移送 A ,
A、公安机关B、纪检监察部门 C、人民法院
49、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造成损害的,应当依照 的有关规定承担侵权责任。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
50.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五条规定,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 )、损害担责的原则。5条
A.政府为主 B.公众参与 C.部门配合
51.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 A)。57条
A.举报 B.检举 C.报告
52. 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B)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44条
A.停止审批 B. 暂停审批 C.减缓审批
53.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每年的( C)为环境日。12条
A.4月22日 B.5月31日 C.6月5日
54.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二十八条规定,(A)应当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和治理任务,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环境质量。28条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一切单位和个人 C.各级环保部门
55.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C)和有关部门备案。47条
A.国务院 B.地方政府 C.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56.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依法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A)应当在编制时向可能受影响的公众说明情况,充分征求意见。56条
A.建设单位 B.审批单位 C.监督单位
57.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C)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受到损害时起计算。66条
A.一 B.二 C.三
58.向已制定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B)的有关规定。16条
A.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C.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59.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以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和防治污染设施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负有责任的,除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还应当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其他责任者承担( B)65条
A. 按份连带责任 B.连带责任 C.损害赔偿责任
60.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应当包括生态保护和( C)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13条
A.生态补偿 B.优化环境 C.污染防治
61.我国新《环境保护法》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C)知识纳入
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9条
A.生态
上一条:安全生产法学习资料 下一条: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