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万博手机app下载苹果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简报第25期

来源:四川能投 发布日期:2021-04-30 0

不忘激情燃烧岁月 再启奋战新征程豪情

川化集团传承“三线建设”历史延续“川化精神”

四川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川化集团在企业创建、改革和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中国化工产业历史是四川能投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川化集团用好用活“身边”红色资源,汲取奋进力量,传承弘扬“川化精神”。

川化集团成立于1956年4月1日,前身为四川化工厂,曾经是全国最大的合成氨、氮肥、三聚氰胺、液体氩气和赖氨酸生产企业以及全国三大催化剂生产基地之一。悠悠数十载,始终与共和国的发展血脉相连,凝聚着中国化工人的共同记忆,见证着共和国化工业的辉煌

 1950年国家为大力发展化学肥料,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决定吉林、兰州、太原四川建设四氮肥厂。经五度选厂,于1956年2月11日批准,最终选定了厂址,即现在的成都市青白江区大弯镇当年9月1日破土动工,1959年9月27日生产出合成氨川化人经过艰苦创业,不断技术革新,主体工程从动工到投产用了不到21个月就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国产化中型氮肥厂,真正做到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改变了天府之国不生产氮肥的历史。

七十年代初期,国家按照“争取时间、壮大自己、反对侵略”的方针,为加速发化肥工业,决定引进十三套大型化肥装置,并从四川地处“三线”和天然气资源丰富以及川化厂所具有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考虑,安排把全国第一套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尿素引进大型化肥装置建设在川化。从1974年5月破土动工,仅用34个月就建成投产,一次开车成功。投产后又不断在消化、吸收、整改、创新上下功夫,不断提高装置运转率,仅用34个月就收回了全部投资。两个“34个月”在全国化工行业传为佳话,在无形中成为了建设高速度和生产高效益的代名词。

后续按照“从单一氮肥向复合肥料发展,从无机化工向有机化工发展,从化工向轻工建材发展,从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发展”的战略构想,川化陆续建成了我国第一套引进大型三聚氰胺装置、全国第一套20万吨国产化合成氨装置、国内第一套万吨级赖氨酸装置……1992年被国家认定为特大型化工企业。

2014年川化随着国家产业的调整,化工装置全部停车。历史更迭、岁月沉淀,文化和精神需要延续。公司开设了厂史陈列室,以“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求实创新铸就辉煌”“转型升级 再度启航”三个板块展示川化发展历程,宣传企业文化,进一步增强员工的荣誉感、责任感、归属感和社会对公司的认知感;以川化事川化人干,川化人干好川化事,川化事难不倒川化人的精神,2020年4月批准利用闲置化工装置设备、建筑物和人员,建设融合团建拓展、队列军训、老化工文化、廉洁文化教育、影视拍摄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

川化集团充分用好用活现有资源,以多种形式弘扬“三线精神”,传播“三线文化”。与成都蜀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订影视剧拍摄合作框架协议,将川化集团化工厂房、房屋及场地对外出租用于各类影视剧拍摄。《我的姐姐》大三线》《创业年代均在此拍摄采景。组织拍摄微电影作品《涅槃》全部由职工本色出演,充分展示川化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转型开拓,实现凤凰涅槃川化精神”。该作品获得省机电冶煤系统第一届微电影大赛金奖和优秀组织奖川化还充分利用现有化工装置和技术人员,每年接待数千人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大学生进厂实习培训,为国家培养化工人才。

现在,结合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和党史学习教育,为把“三线精神”传承好发扬好,川化拟配合青白江区政府,以全国第一套引进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尿素大型化肥装置的产物遗产为基础,筹建青白江区工业文明遗址公园保留青白江特色工业历史印记;配合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先进材料产业管委会,邀请川化退休老同志,在5-6月向管委会党员、区内部分学校在校学生讲述企业建厂史、发展史和建区史,增强年轻党员对“三线建设”的了解,激励年轻党员坚守初心使命,永葆创业激情。以及引进战略投资者,利用现有资源共同开展各类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以传承和弘扬“三线精神”为抓手,川化紧紧围绕万博手机app下载苹果十四五化工板块工作部署和五区两海战略,进一步聚焦能源化工主业,加强战略管控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实落地,不断完善产业链布局,推动产品向中高端延伸,力争“十四五”末,成为国内领先综合性化工产业集团。

Baidu
map